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院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连续三年评级“优秀”,获省内通报表扬
发布日期:2018-08-06 17:02:00 来源:
把好四道关口、打造金字招牌
——我院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连续三年评级“优秀”,获省内通报表扬
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业务在省内开展多年,2015年至2017年,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甘肃省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实施细则》,每年实施环评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考核工作,我院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在连续三年的质量考核中,均为“优秀”。
一、主动学习、提高技术能力
近年来环评工作改革步伐加快,环评工作中新法规、新标准、新导则、新理念更新频繁,为提高全员技术咨询能力,环评工程师及一般从业人员按照要求分层学;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政策法规、技术要求通过分享一起学;各行业新知识、新工艺结合项目按需学。环境工程所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倡导主动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
二、依法依规、严格甄选项目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繁多,新的科技层出不穷,面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建设项目,在项目承揽阶段,由所长、副所长或主要技术负责人依据日常学习中积累的基础资料,结合国家“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对不同类型项目的产污环节及生态影响进行初判,从环保政策法规及生态红线要求等方面实施项目初筛,根据法律法规、资质类别,依法依归承接项目;面对近年来外省评价资质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做到业务承接过程讲原则、不冒进、避开市场竞争中的大包大揽,甄别有问题、有硬伤、不符合审批要求的项目,从源头控制项目环评文件质量。
三、多层审核,严把质量关口
为了做好项目质量控制,从项目任务书下达开始,项目负责人协同报告编制人员开展项目现场踏勘,了解单个项目具体工艺流程,结合项目环境特征,识别项目特征污染物及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并结合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扎实的现场工作确保项目负责人对报告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的保证了后续报告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
从报告编制初期的监测方案、遥感解译外围技术方案的审核,到各要素评价范围的确定;从环境影响分析到环保措施的有效性,项目负责人对主要核心问题依据导则及工作经验给予指导。对关键问题,给出解决思路;对质疑问题,咨询多方意见;对普通问题,鼓励多想多看;报告初稿形成后,严格执行院里三级审核制度,对报告初稿审查少则一两遍,多则四五遍,审查工作量有时候超过报告编制工作量,从错别字到技术问题,大大小小事无巨细,严格杜绝了有问题的报告直接呈报。
四、稳扎稳打、服务环境咨询
扎实的前期工作、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的质量把控贯穿我院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始终,在环评改革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新时期环评“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制度”的总体定位,做好角色调整,做好企业环保咨询的“服务者”、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维护者”、政府部门决策的“先行者”,将技术报告质量作为市场开拓和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以严格认真的职业素养,打造行业信誉,形成质量、市场良性循环、同步推进的双赢局面,为打造绿水青山奉献力量。 (环工所 谢东瑾)